关于统筹规划朝阳“养老”与“早教”事业布局新时代“一老一小”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3-15

    一、“一老一小”工作是朝阳区最突出的民生工作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进展。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又把“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教服务问题”,列为2018年的8项重点任务之一。
    早在2007年,北京市推出“一老一小”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深得人心,体现了均衡发展的时代要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然而十年过去了,社会在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18,我们同时遇到了两项难题的挑战。
    朝阳养老形势依然严峻。我市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二位,我区位于北京市各区第一位。截至2016年底,处于各区第一位的指标有:①60岁以上老人②80岁以上老人③60岁以上老人增长速度④纯老年人家庭人口。老年抚养系数达27.2%,而且超过半数老人是空巢或独居。为此我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务,创新建立了“1+43+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现在全市推广,2017 年,以提出“三边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朝阳早教工作起步早,但发展不充分。2011年区人口计生委为某早期教育中心“朝阳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点”举行授牌仪式,2014年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成立,2017年市计生协“宝贝计划工程”社区儿童中心两个项目落户我区。与养老规划一样,我区提出了“1+43+N”的朝阳区0-3岁早期教育工作模式。少儿抚养系数达16.7%,并以大约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
    综上,我区少儿和老年总抚养系数合计达43.9%。即,就户籍人口来说,几乎一个劳动人口担负一老加一小的抚养任务。以上抚养系数均以65岁以上方为老人来计算,若以60岁以上即算为老人,则总抚养系数将达63.7%。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此,重视“养老”和“早教”工作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应该及早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提早布局,优化设计,最好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全市存在的养老、早教服务市场企业准入体系不完善、服务建设与运营不配套,以及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尚待提高等问题,在朝阳区同样存在,突出表现在:
    1.养老事务成立了老龄化工作委员会协调各方,但早教事业在政府的归口管理不明晰。国家宏观层面是由教育部出台规划和文件,而到区、街乡则落到了计生部门。造成职能定位不准确,经费划拨难保障,编制人手难落实,工作成效难考核。
    2.早教机构孤立发展,缺乏各部门的联动性。软硬件标准不足,评价机制缺乏,规范和引导不足,市场监管不到位。
    3.养老服务企业市场集中度不够,社区早教分布不均,服务水平不高、品牌效能不强,两者口碑良好的连锁经营企业尚未出现。
    4.社会力量以利益而非公益为导向,热衷于机构养老、高端早教,对居家及社区养老、社区早教的积极性不够。贵族化的早教机构多依托于大型商场,收费昂贵。更严重的是优价不一定优质,我区红黄蓝早、幼教机构事件就是极端典型。并且,高端机构早教往往以西方幼教模式为嘘头,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待商榷。普通机构数量少,品质也难保障。
    5.早教人业人员专业素质甚至基本素质良莠不齐,培训制度不完善,内部行业规范缺乏。养育不科学,幼教化现象严重。重知识,轻认知,重学习,轻习性。
    6.受制于场地条件,社区养老和社区早教的布点困难,普遍存在户外活动面积不足的现象。
    7.独生子女一代的年轻父母育儿经验不足,工作和养儿双重压力大,二胎政策效果受限。隔代祖辈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本来只应起“锦上添花”作用的老人,往往要担负“全职”看护的角色,体力、能力双透支。
    三、建议
    建议分为两类,一是采取一举两得的措施,二是推出促进早教规范发展的措施。鉴于社区养老问题已经出台不少政策,当前我区重在积极落实,本提案不再提具体建议。
    (一)一举两得的措施建议
    1.推行养老、早教合二为一的“老幼日托”社区服务机构。借当前疏解整治提高之机,充分利用腾退空间,在43个街道中的N个社区优先考虑,一来可以缓解空间不足,使公益性、平民化的老少养育机构数量和分布更加合理;二来可以天然地给老人带来乐趣、给婴幼儿带来更加多的社会体验、更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2.研究确立早教主管部门、建立老少事务协调机制。特别是应该将早教纳入教育体系,由教育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牵头抓总,计生、卫生、民政、食药、工商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二)规范早教发展的措施建议
    1.建立起“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支持,个体家庭参与”的工作机制。政府主导,把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范畴,给予政策、资金、场所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在区级层面,建立健全老师培训机制,多途径、多形式加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在社区层面,把早教纳入社区教育、宣传、文化和设施配置等工作体系之中。在家庭层面,将家长、准家长、监护人纳入培训体系。
    2.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发展原则,明确政府、社会、家庭分担机制,制定和引入标准体系,加强宣传、指导、引导和监管工作,在全区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受益的工作格局,着重培养婴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良好心智模式,获得健康的人格和体格,从而让年轻人安心工作,老年人快乐养老,婴幼儿健康成长。

    执笔人:方德英  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民建朝阳区委理论研究专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