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政协在朝阳区政协机关开展了“我是政协委员”宣讲活动。北京市政协宣讲团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汪碧刚委员结合自身丰富的履职经验,以生动案例介绍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深度融合的模式,对发挥委员工作站在基层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委员们受益匪浅,表示通过学习更清晰地理解了政协委员需要找准定位,明确如何协商,才能在基层治理具体实践中发挥政协委员的有效作用,并积极提交学习感想(附后)。
于红
2024年10月10日,北京市政协在朝阳区政协机关开展了“我是政协委员”宣讲活动。北京市政协宣讲团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汪碧刚以“自觉投身国家治理第一线具体实践,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为题进行了宣讲。我们在朝阳区政协机关现场倾听了汪碧刚院长的讲座,受益匪浅。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追求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鲜明标志。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启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推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僵化思想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必须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拆解那些难啃的“硬骨头”,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作为我国政治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发挥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推动各项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第一,畅通表达渠道。人民政协由不同界别组成,在组织和人员构成上不受地域、人口比例限制,既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少数民族代表,又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归国侨胞以及特邀人士,近年来,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及时吸纳新的社会群体的代表,因此,人民政协的代表构成、利益基础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位人民政协有效发挥政治协商的决策咨询功能提供了广泛的民意基础。在辅助决策过程中,人民政协可以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反映民意,更好表达广大人民的呼声,帮助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在更加充分尊重、反映、照顾民意基础上。
第二,发挥专业优势。人民政协历来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政治的大舞台,政协委员多是各界别的精英,他们中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业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辅助决策过程中,人民政协可以用好宝贵的智力资源,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当好智囊团、人才库和高端资源库,围绕进一步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难题,广泛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和方案选择,推动决策过程更加优化。
第三,强化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三大职能之一,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多种监督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情况开展民主监督。在辅助决策过程中,人民政协要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把民主协商贯穿于监督活动始终,聚焦党和国家重要决策落实情况、重要提案办理情况、重要政策兑现情况等开展监督,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解决落实情况,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突出效果导向。
杨文
10月10日下午通过观看学习北京市政协委员汪碧刚以“自觉投身国家治理第一线具体实践,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为主题的宣讲内容,更清晰地理解了政协委员需要找准定位,明确如何协商,才能在基层治理具体实践中发挥政协委员的有效作用。
我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并生活在三里屯地区的朝阳区政协委员,不久前还被任命为街道办事处委员工作站副站长,未来除了自身要更加积极主动联系社区群众、服务群众,更需要与工作站的其它政协委员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政协委员的集体智慧,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三里屯社区基层治理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苗步林
汪碧刚委员以“自觉投身国家治理第一线具体实践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的主题进行宣讲。他结合自身丰富的履职经验,从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基层治理创新、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优势与路径等方面,深入阐释了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汪委员通过生动的事例,分享了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深度融合的模式,并表达了对群众办实事的履职感悟。此次宣讲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提升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深入开展协商议事提供具体实践案例,旨在帮助委员们更好地履职尽责,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感谢汪碧刚委员的精彩宣讲。
朱研
收看了北京市政协宣讲团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汪碧刚以“自觉投身国家治理第一线具体实践,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为题进行的宣讲。汪碧刚从“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基层治理创新,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优势与路径,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深入开展协商议事,搭建村居协商平台、构建协商民主机制”四个方面,以“副中心有我”委员工作室开展的协商议事活动为生动案例,介绍了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副中心模式”,讲述“低下头、弯下腰、俯下身”为群众办实事的履职感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诠释了委员的责任担当。
有三点感受:第一,需要加强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委员需要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知信行统一,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的思路举措和工作成效。第二,从身边优秀的政协委员身上学工作思路和履职方法。汪碧刚委员的宣讲提供了生动案例和具体实践范例,受益匪浅。第三,从为群众办实事上找到工作抓手,践行委员责任。作为在新闻一线的委员,我们日常工作与国家大政方针宣讲及中外舆论斗争连接紧密,如何把宏观的工作与“服务为民”相结合,我认为个人还需要多参与社区具体的民生工作,提升履职能力,践行委员责任。
李雪飞
最近我认真聆听了由市政协举办的关于推进基层治理与政协协商有效衔接的报告,我感到党中央部署的这一工作方向非常正确,我举双手赞成,正如专家在讲座中讲到的,目前基层治理中存在三大挑战,第一就是群众的参与度不够,第二就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第三,如何进一步把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应用到基层治理的实践当中去提高效率。我认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和带动作用,此外我也建议进一步探索和尝试让各级政协委员参与基层治理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聪明才智,也通过他们进一步汇聚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和共识。期待今后三里屯社区街道居委会也能在这方面能够进行有益的尝试,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我也愿意进一步投身到这项有益的工作当中来,一起为基层治理作出自己的贡献。
王慧
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政协委员要主动沉下身子走进社区,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把准群众需求的“脉搏”,聚焦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调研、精准建言,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助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擦亮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