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中共、社会科学、共青团、特邀界委员齐聚一堂,围绕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委员们一致认为,两个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区政协的工作,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科学系统谋划了2025年工作,为委员履职明确了方向。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岩参加小组讨论会。
袁兆且(中电联合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委员认为,两个报告内容全面,认识深刻。2024年,政协“协商在一线,监督面对面”的民主监督协商形式新颖有效,为委员们参政议政提供了新渠道。结合报告和自身工作实际,他谈到,委员要增强履职能力,要主动提升自我,积极参与各类读书、调研、联谊活动,推动提案工作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要坚定理想信念,团结界别群众,传播正能量,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真正做到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刘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委员认为,两个报告内容精彩,现场聆听深受启发。作为妇产医院医生,一直以来十分关注人口发展及女性全周期健康问题。他提出,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人民城市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朝阳作为人口大区,可以在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方面走在前,主动调研情况,出台支持政策,建设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五宜”朝阳。
王洪秦(北京市国振律师事务所主任)委员认为,报告内容全面翔实,很有分量、很有诚意。过去一年,在政协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委员聚焦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在政协履职四年来,每一年都有新提升,通过参加调研、学习会、街乡委员工作站等多形式活动,对于政协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认识更加深入,也为今后利用所学所长,更好地服务百姓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法律工作者,他表示,希望朝阳区在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发力,推动“宜商”朝阳建设更进一步。
江元(朝阳书画院院长)委员完全赞同两个报告,特别是作为文化从业者,深切感受到“宜游”朝阳建设工作有声有色,亮马河高品质的滨水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消费的新场景,也打造了城市更新的新典范。结合在南京、扬州、巴黎等国内外调研参访的经验,他建议,公园等公共空间应主打营造亲近宜人氛围,满足人民群众对花园城市、休闲消费的美好需求,通过协同职能部门开展专题调研等方式,推动现行政策法规进一步优化更新,打造更多城市滨水空间。
董会生(区政协秘书长)委员认为,一年来,政协组织各类履职活动480次,参与委员达到11000多人次,生动体现了广大委员的履职热情与履职成绩。围绕深化和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政协机关牢固树立“一线意识”,始终坚持“一流标准”,推动形成50余项制度创新,明确了民主协商、提案工作等相关规定,制度体系更趋完善,“数字政协”建设不断优化,服务保障委员能力不断增强。2025年,希望各位委员锚定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同推动政协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委员认为,报告内容全面、精准务实,数据支撑丰富。今年以来,政协持续加大委员间沟通走访力度,扩大了交流,增进了感情,也为联合开展各项建言资政工作提供了帮助;提案工作质量显著提升,委员履职更加有力有效;“一高校一组”“中小学一集团一组”等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形式新颖,有利于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针对提案答复工作,他建议,进一步规范各提案承办单位的回复标准,提升提案办理针对性。
刘静(国家文物局人事司处长)委员认为,作为政协委员,深感一年一度的全会参会机会十分宝贵,为大家提供了沟通交流、联谊交友的现场平台。她提到,近年来,文博行业逐渐从边缘化走向大众关注的中心,“文博热”表面上看是各大博物馆一票难求,实则是公众对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复兴的高度重视。“黑神话:悟空”和“只此青绿”火出圈,既传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也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朝阳区文化产业高度发达,优势资源丰富,应主动谋划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抢占发展优势。
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岩在讲话中指出,2024年以来,面临国际国内大环境复杂变化,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做出很多亮点,取得可喜成绩。政协围绕中心工作,通过组织“6+7+2”专题调研,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和知情明政工作,鼓励引导委员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真切感知经济社会实际运行情况,掌握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区情更加熟悉、思路更加清晰、建言更加精准、履职更加有效。2025年,希望各位委员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不断开创政协事业新局面,为“五宜”朝阳建设贡献更多政协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