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民进、教育、特邀界委员们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委员们一致认为,报告全面总结了朝阳区2023年的各项工作,内容详实具体,数据案例精准。过去的一年,朝阳区在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积蓄动能破题攻坚,推动朝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报告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发力量,成绩取得来之不易,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副区长杨蓓蓓,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靓到会听取了委员意见建议。
游海滨(人民视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委员认为,报告是对过去一年工作实实在在、沉甸甸的总结。他谈了三点感受:一是争做一流,勇立潮头。报告中朝阳速度、朝阳标准、朝阳实力处处可见,“做就做最好”的价值追求震撼人心。二是发展务实,措施得力。“引入中关村人工智能智用研究院,推动智能技术评测体系在朝阳首发和试点”,双轮驱动效果显著,科技公司落户朝阳,促进经济新的生长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三是2024年工作目标精准,工作任务明确。“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影视制作基地,加快培育百亿级园区和特色园区”,是机遇也是挑战,鼓舞人心。
夏青峰(北京中学校长)委员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两个特点:一是“做就做最好,干就干第一”,催人奋进。二是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区域影响力逐年扩大。党的二十大将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他建议,将科技、教育、人才协同发展作为方向,用更加开放的制度,做好教育人才引进政策保障。
绳海静(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第二幼儿园书记兼园长)委员认为,“举全区之力拼经济、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以务实之策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利长远”,高度凝练了2023年朝阳区全年发展取得的成绩。她表示,期待2024年“着力打造儿童友好城市,构建托育服务体系”,取得实质性进展,撬动“家园社”协同育人,共同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闫永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委员谈到作为来自辖区高校的委员,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了极大鼓舞,对未来朝阳发展充满信心。结合教育工作,她建议,发挥驻地大学特色,政府牵头开展中医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工作。
王薇(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委员认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交出了打造宜居、宜商、国际化朝阳亮眼成绩单。她建议一是开展“专业化、精准化、品质化、亲情的居家养老服务”,要针对老年人年龄结构特点精准调研,以精细化具体举措,助推朝阳养老服务新发展。二是用活高校资源、朝阳本土非遗项目,促进朝阳文化强区建设。三是“在东部地区设立北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朝阳分园,在北部地区打造科技创新发展带”,以数字化科技发展引领带动文化建设。
肖汶(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委员在主持小组讨论中谈了三点感受。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助推朝阳教育打好翻身仗,迈进教育强区。二是“五宜”朝阳中的“宜学朝阳”,力度大、决心大,对促进朝阳教育有信心、有决心;三是朝阳教育以人为本,独具特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持续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儿童医院合作,科学开展心理评估、开发心理校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直面困难的勇气,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持续发力。
副区长杨蓓蓓对委员们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委员们亲切交流。她指出:当前教育的难点是优质高中学位不足、与高校合作不足,朝阳教育追求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挖掘高校教育资源,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打造一批高水平高中。朝阳教育的挑战是要软硬件双向努力,解决当前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健康等紧迫问题。朝阳教育的机遇是,要充分利用朝阳人工智能发展优势,开辟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靓表示,各位委员都对“宜学朝阳”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体现了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同时朝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关心。政府工作报告将去年的工作亮点总结得特别足、特别准、特别实,达到了凝集共识、汇聚发展合力的效果,报告以详实数据,从数量到质量突显朝阳教育,成绩喜人,可圈可点。新的一年,希望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认真履职,融合高校资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2024年朝阳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