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概况>>规章制度

政协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

发布时间:2022-01-14来源:分享:

20211231日政协北京市朝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022年是十四届区政协届首之年,是加快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区政协2022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按照“五个贯穿始终”的要求,加强学习教育,加强团结协作,加强制度规范,加强党建引领,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坚持首善,建设“四区”做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一、加强学习教育,广泛凝聚思想政治共识

 

(一)抓好常委会学习。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进和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共二十大召开后,要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大会提出的要求部署上。要坚持常委会集体学习制度,结合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常委会议学习议题,提升学习教育系统性和针对性。要拓展常委会学习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与自学相结合,交流研讨与听取通报相结合,增强学习教育效果。

 

(二)抓好委员学习。深化“学习就是履职”的理念,举办委员读书班,围绕政协理论、政协工作、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等开展集中培训,以“强化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为主题,开展新委员专题培训班,为委员提高认识、开拓视野、增进感情、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办好委员报告厅,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内容作专题报告,帮助委员了解大势,融入大局,凝聚发展共识。开展区情通报,帮助委员把握全区年度重点工作,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履职方向,更有效地参政议政。

 

(三)抓好专委会学习。开展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界别组长的专题培训,提高专委会组织能力,明确履职要求。强化各专委会组织委员开展学习教育的责任,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开展专委会专业学习培训,促进委员更好发挥专业特长,促进专委会更好发挥整体优势。

 

二、加强团结协作,围绕中心发挥职能作用

 

(四)认真组织实施年度协商计划。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不断完善三个协商主体、五大协商平台、四项协商机制的“三五四”协商体系,制定好年度协商计划,明确协商议题,细化实施方案。把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作为年度协商计划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努力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有效服务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围绕做好奥运遗产综合保护和开发利用,擦亮“双奥之城”金名片;围绕加快完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围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围绕深化接诉即办工作;围绕推进公园开放式管理、提升生态获得感;围绕农村集体经济质量效益提升等议题,充分利用议政性常委会议、议政性主席会、议政会等开展协商。坚持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推动建言献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组织召开年度议政会,通过聚焦主题,有效整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力量,加大议政建言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坚持在源头上把关提案质量,在过程中提高办理质量。通过规范提案审查程序、严格立案标准、完善制度机制、优化提案服务等措施,切实提高提案工作质量。对标对表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不调研不提案”的原则,引导委员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听实话、察实情,提高提案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两办一委”(区委办、政府办、提案委)协商沟通机制,规范立案、交办、协商、督办等程序,完善“办理前有沟通、办理中有协商、办理后有回访”的“三见面”办理模式,促使“办”“提”达成共识。加强统筹协调、一体推进的提案工作制度落实,深化重点提案督办综合协商、集中办理专题协商、平日提案办理常态化协商,推动提案工作与议政会、专委会调研、委员视察相融合,将协商民主理念落实到提案办理的每个环节。

 

(六)开展专题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以高质量专题调研服务中心工作。重点围绕高标准完成北京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建设,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质量效益,朝阳数字化农业先行区建设,激发新活力高水平推进“两区”建设,扩大交流促进朝阳国际化发展,《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实施情况等专题开展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和常委会建议案,多种形式转化调研成果。

 

(七)深化民主监督。坚持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精准有效的协商式监督。充分运用会议监督、视察监督、专项监督和其他形式的监督,将视察调研、对口协商、咨议活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融入民主监督工作中。围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财政预决算、城市更新行动、生活垃圾分类、法治政府建设等工作开展民主监督。重视特约监督工作,加强与聘用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全力支持特约监督工作人员对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开展民主评议。

 

三、加强制度规范,服务保障各方有效履职

 

(八)健全与党派团体的联系合作制度。坚持和完善党派联席会议制度,坚持秘书长会议制度,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充分利用议政会、大会发言、联合调研等平台,共同学习、共同调研、共同视察,努力增进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团结与合作。坚持走访党派团体制度,认真听取和采纳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对区域发展和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坚持联合调研,联合召开议政会,联合组织报告会,联合开展各种活动的工作机制,主动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参加政协的重要会议活动。重视党派提案在我区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民主党派提案的督办力度。组织相关民主党派和界别全程参与提案办理协商,增强提案办理实效。

 

(九)健全联系服务政协委员制度。强化界别联系服务。坚持联系服务界别履职工作机制,完善界别召集人定期座谈制度,支持开展界别协商、界别提案等界别活动。强化专委会联系服务。加强专委会建设,明确专委会设置,做好专委会人事安排。加强对专委会的领导,支持和引导各专委会科学安排工作,组织好界别委员活动。积极开展座谈、调研、考察、讲座、联谊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活动,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强化走访联系委员机制。健全“三个联系”机制,即健全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民主党派、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常委的机制,健全各委室、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各界别组长走访联络委员机制,健全跨专委会、跨界别联系组织委员开展活动机制,建立覆盖全体委员的联系网络,建立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实现届期内委员走访和谈心谈话全覆盖,全面了解委员基本情况、特点优势和履职需求,增进感情凝聚共识。强化联络联谊机制。坚持同各区政协、对口协作地区政协和兄弟省市政协的联系和交流制度,开阔眼界,促进交流,学习经验,提升水平;开展好春节、妇女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五一号召”纪念日等特殊节日的联谊活动,举办港澳台侨委员、台资企业家联谊座谈,加强民族宗教界人士的联系,增进各界委员间的感情和友谊。

 

(十)健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深化委员进社区工作,按照委员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就近的原则,调整划分委员进社区工作组,实现政协委员和街乡的全覆盖,明确各街乡负责政协委员联络工作的人员和职责,联动策划好委员进社区活动,把“政协委员进社区”打造成委员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稳步推进政协委员工作站建设,坚持成熟一家挂牌一家,不断规范工作站运行,切实发挥工作站作用。鼓励和支持委员以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

 

(十一)深化委员履职情况评价制度。坚持完善委员履职档案,全程对委员们参加政协会议、协商议政、视察调研、学习培训和提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履行社会责任等履职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定期汇总分析。建立并推动落实常委、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年度履职报告制度。严格会议和活动请假制度,健全委员履职情况考核通报制度,引导广大委员珍惜荣誉,积极履职尽责,当好“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新时代政协委员。

 

四、加强党建引领,确保政协工作正确方向

 

(十二)规范党组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运行。加强政协机关党组、各专委会分党组建设,明确党组职责任务,理顺各方关系,健全党组运行机制,确保党组职能发挥。规范政协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履职实际要求,完善基层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全体会议期间和重要视察考察调研、集中学习培训、团组出访等活动中,及时设立临时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组织对所有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十三)抓好政协文化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政协文化建设。继续办好《朝阳政协》期刊,编写《朝阳政协年鉴》,编发《政协简报》,传播政协理论,展示委员风采,丰富政协文化内涵。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协作,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宣传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宣传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发挥作用的突出事迹,宣传政协自身建设取得的新进展,营造有利于政协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有计划、有重点地利用朝阳有线、《朝阳报》通过开辟专版、专栏、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对政协的重要会议和活动进行新闻和专题报道,使全区上下更好地了解政协、关心政协、支持政协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组抓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原则不动摇,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确保所办的各类政协刊物,所提交的委员提案、发言、意见建议,所开展的线上线下活动,不发生意识形态问题。

 

(十四)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强化制度保障。修订完善政协工作各类规章制度,确保政协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健全政协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政协机关规范化管理水平。建设过硬队伍。加大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力度,进一步发挥政协机关中党员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委室负责人传帮带作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在沟通交流时真正放下架子、保持谦虚,在服务保障上做到换位思考、精准精细,在联系交往中切实把握分寸、保持清醒,打造一支讲政治、能力强、肯担当、作风好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区委贯彻落实办法,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保障政协履职效能,努力打造让区委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政治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