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陪伴在居民身旁,耐心地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诊疗变得触手可及……作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为守护百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4月17日下午,区政协副主席李靓带队,围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协商议题和朝阳区“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卫生专题暨“医疗服务流程优化”民主监督议题,组织区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等课题组成员开展调研,履行委员职责,建言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十八里店乡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员们重点关注医院在功能布局、设备配置及便民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细节,详细了解医院关于医疗服务流程优化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围绕肿瘤专科治疗和综合治疗设定科室与专业,同时投资建设并管理着十八里店乡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除承担辖区居民的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服务外,还开展以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安宁疗护为特色的住院服务,满足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在朝阳区中医医院(朝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课题组一行实地走访了这里的门诊大厅、特色诊室和病房等,每到一处,课题组成员都会仔细查看科室建设情况,并当场向工作人员反馈意见和建议。
朝阳区中医医院利用传统中医优势,治疗多发病、常见病及各种疑难病,同时还以院办院管的形式开办朝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朝外和建外两个地区、近十多万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中医特色治疗、家医签约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工作。
如何建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委员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关注角度,分别提出意见建议。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明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定位。”郭诗东委员建议,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和规范,不断提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鉴别诊断、诊疗、初步控制和转诊能力。
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筑”起第一道健康防线方面,王蕾委员建议,通过完善分级医疗和转诊机制,切实提高对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连续性,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管理服务。
“全科医生配置不足,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就“人才从哪里来”的问题,黄鹏委员主张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强化工作”:强化政策支持与激励;强化教育培训与提升;强化典型宣传与推介。
围绕“数字化赋能医疗改革,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话题,杨文委员呼吁,打造“智慧化医疗”,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破解群众就医堵点、提升医疗服务质效。
王清委员谈道,由于医疗资源、基础条件、人员配备等方面相对薄弱,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业务快速发展,为此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理机制,包括健全数智赋能机制、优化人事薪酬机制、完善考评监督机制等。
基层医疗机构高效运行,才能当好百姓的健康“守门人”。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是区委下达给区政协的年度重点协商议题之一。专委会工作二室围绕这一议题,专门成立课题组,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开展分专题调研;“医疗服务流程优化”民主监督议题,是按照我区2025年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月度计划安排要求,通过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发现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后续,区政协还将深入更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希望通过多点位调研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所长、智力优势,为区域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专委会工作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