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活动>>朝阳政协

委员汇智聚力 关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

发布时间:2025-07-10来源: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一直以来,朝阳区以“科教融合”为核心,锚定建设“全国领先科学教育示范区”目标,通过系统规划、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全面推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7月8日下午,区政协围绕“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协商议题暨“朝阳区‘十五五’规划制定”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调动政协委员、党派成员、专家学者履职建言,以科技创新助力青少年成长。区政协主席李国红、副主席李靓参加。

  青少年科学素养与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调研组走进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实地参观博研苑、阶梯教室、培训教室等地,详细了解这里为激发青少年好奇心与想象力、增强学科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作为我区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机构,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负责区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课程、教材管理等相关工作,为提高区域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提供专业支撑和强劲动力。

  在“融”字上求突破,构建中小学科学教育“朝阳模式”。座谈会上,区教委和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分别介绍了我区在深化改革与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锚定建成“全国领先的科学教育示范区”任务目标,朝阳区教委通过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强化技术赋能、加强资源统筹、优化队伍建设、深化家校联动等系列举措,深化教育改革,持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筑牢素养根基与激发创新潜能并重,科学课程体系构建日趋完善;坚持问题导向,课堂育人范式更加优化;突出教研赋能,以专业力量支撑科学教育改革发展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力,推动我区科学教育阶段性成效明显。

  与会区政协委员、党派成员、专家学者等课题组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关心领域,共同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集思广益,共谋良策。

  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朝阳区委专职副主委霍超,建议朝阳区将构建“看得见、听得懂、做得到”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新样态纳入“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朝阳样板”,为北京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教育力量。

  民盟盟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讲师孙林,当前青少年科技赛事成果丰硕,建议提高赛后转化率,培育科技成果“孵化器”,赛后常态化开展“路演推介会”,高质量推动“青少年创新”人才库、项目库建设,集中展示首都青少年科技成果,支持科技创新项目向创业项目转化,推动优质项目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民进会员,北京中学办公室主任李明,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小学课程与高校课程在知识深度与广度上,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如何实现课程的无缝衔接和学生的平缓过渡?建议在师资方面,培养既能科学教学又能指导学生课程研究的复合型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区政协委员,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区政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兼)王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建议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挖掘更多潜在合作可能;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持续性与系统性;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形成合力;提升社会资源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推动社会资源与学校科学教育深度融合,使科学教育更贴合社会发展需要。

  区政协委员,中育英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震宇,近年来,我区在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建议完善创新潜质精准识别体系;打造个性化成长快车道;激活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锻造创新引领型师资队伍。通过以上措施,共同为我区建设“全国领先科学教育示范区”,科学教育生态持续优化,学生科学素养稳步提升贡献力量。

  区政协委员,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宋波,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开设科技课程缺少专业的科学教师,高中物、化、生学科专职实验员短缺。建议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教师队伍的培养体系;丰富和完善学校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协同机制,营造浓郁的科学育人氛围,最终力争实现全学科协调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区政协委员,原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教中心副主任梁宝萍,围绕“畅通朝阳区校内外科技教育渠道,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造朝阳区青少年科技教育IP”这一问题,建议搭建一个以“朝阳区学生科技节”这个既有品牌活动为依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与转化平台,既能提升现有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更能盘活学生创新成果,促进教育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朱颖慧,进一步聚焦青少年科学教育体系建设,要用更加开放的视角、更加综合的思维,从不同维度深化调研与建言。建议政府部门应发挥政策引导、资源协调、平台建设、经费支持等统筹作用,以科学教育引领新阶段朝阳教育迈上更高台阶;构建全学段纵向衔接、多维度横向联通的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推动“大中小贯通”,做好“校内外融合”;以高质量的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支撑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面向学生设计符合实际的科学素养标准、能力体系、课程方案等科学教育实践体系,更好地解决“学”的问题。

  李国红强调,“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朝阳区‘十五五’规划制定”是今年区委下达给区政协的两个年度重点协商议题。此前,区政协在与区教委深入沟通、密切协同的基础上,已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建课题组开展调研,并召开情况通报会,目前协商议题已进入到建言征集阶段。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了解区情实际,强化知情明政,从而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找准建言方向和切入点,为协商议政打好基础、提升实效。

  李国红指出,下一步,区政协还将围绕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继续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切实提高协商调研的“靶向性”和“精准度”;各位课题组成员要结合专业优势,在开展集中调研、自主调研基础上,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力争提出针对性、科学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贡献智慧和力量;区教委、区教科院要结合推进学生科学教育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与课题组成员深度互动,共同促进决策优化,助力科学教育发展,点燃更多青少年“科创之梦”。(专委会工作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