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融合了城市发展功能,增添了城市烟火气,也常动了城市经济活力。近年来,朝阳区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通过产业引入、生态修复等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重提升,达到城市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与居住的有机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7月15日下午,东城区政协主席汤钦飞带队来到朝阳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和蓝色港湾商圈,围绕“促进商圈发展,大力提振消费”主题开展调研交流。朝阳区政协主席李国红,副主席张岩,东城区政协副主席冯建国,秘书长王清及两区政协委室相关负责人、部分区政协委员共同参加。
亮马河,曾经只是一条平淡无奇的河流,历经多年整治,逐渐变得风光旖旎,精致的水岸线与三里屯、燕莎、蓝色港湾的商业繁华完美融合,成为朝阳区城市更新的硕果,更折射出北京对超大城市治理的持续探索。调研组步行通过亮马河燕莎桥滨河通道,详细了解河道历史变迁和国际风情水岸建设整体情况。作为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通过河流整治、桥梁改造、慢行连通、景观亮化、河湖贯通、旅游通航和文化提升七大工程,串联起三里屯、燕莎、蓝色港湾等商圈,盘活城市空间,激活水岸经济,重塑社交活力,成为主、客共享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从单一治水,到“水、城、景、文、游”多维共治。随着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全面升级,沿岸商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作为朝阳区“以水兴城、以水兴业”战略的标杆项目,蓝色港湾结合亲水系商业和户外街区,通过经营理念创新、服务升级与场景再造,成功转型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示范窗口。在这里,调研组参观湖畔美食街、爱神广场、中央广场,沿途察看异国风情建筑、朝阳公园景观带及入驻商铺情况,详细了解蓝色港湾以打造“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激发夜间经济活力相关情况。
营城之思,还河于民。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再通过城市更新把河道价值挖掘出来,把最好的空间提供给市民、游客和商业,是朝阳区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的初衷所在。座谈上,两区政协围绕“促进商圈发展,大力提振消费”“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进一步深化合作”等话题进行交流。朝阳区水务局、商务局、文旅集团分别介绍了亮马河规划运营、商圈建设以及文商旅融合发展等相关情况。下一步,朝阳区将坚持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推动实施北小河、坝河等更多高品质滨水空间建设;全品类试点探索城市更新任务实施,全力推进CBD、三里屯、朝青等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助力构筑“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建设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五宜”新朝阳。
参与调研座谈的东城区政协委员们一致认为,河湖水域及滨水空间的综合治理,创造了优美的水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同时也以河道治理带动城市更新,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区域经济活力。通过此次视察调研,大家开阔了视野,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市更新工作和水系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知情明政和建言资政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将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在今后的调研工作中更多聚焦东城区商圈建设、城市更新、提振消费,为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真知灼见。
东城区政协主席汤钦飞对朝阳区精心组织和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肯定朝阳区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所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朝阳区完善水岸经济“消费场景”的共生业态,在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不同业态之间加强联动,打造了一批高品质滨水空间。希望今后,两区政协携手合作,在高品质滨水空间打造、文商旅体业态融合、创新共生、激发消费活力等方面探索区域合作新突进,共商发展良策,共同为城市的颜值与效益双重提升贡献力量。
朝阳区政协主席李国红对东城区政协一行到来表示欢迎。她指出,滨水空间通过提升城市活力、促进产业融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朝阳区政协确立了“6+9+1”年度重点协商任务,其中“推动滨水空间融入城市发展”被列为六大协商议题之一,与东城区政协的关切点不谋而合,这既是城市发展的共同关切,也是双方政协履职的契合点。希望未来,两区政协能借此契机,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互学互鉴,共同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专委会工作一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