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活动>>朝阳政协

聚焦“两业融合” 这场调研饱含“新意”→

发布时间:2025-08-22来源:分享: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区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这既是区委区政府长期关注的发展方向,也是区政协年度重点协商议题之一。

  8月21日下午,区政协围绕“构建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先导区,探索形成‘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协商议题开展调研,促进委员围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履职建言,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副主席李靓参加。

  如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深度融合,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模式,进一步释放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带着这一问题,调研组首先走进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地了解公司业务发展与技术创新情况。作为国内工程仿真领域的领军企业,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行业20多年,以“仿真世界,数智未来”为使命,持续推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成为工业仿真技术的引领者。

  在北京健康有益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听取人工智能在大健康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公司通过自建的行业领先AI技术与业界最全面的大健康知识体系,为政务客户、消费电子、医疗、养老等领域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调研中,区政协副主席李靓表示,“两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围绕这一议题,区政协专门成立课题组,此前已分别走进区内外多家企业,深入了解智能制造、数字商务、金融消费等新业态。后续,区政协还将根据前期调研情况,汇总、梳理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组织召开议政会,并形成协商情况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助力打造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示范先导区”,探索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真知灼见源自深入调研。多位政协委员、课题组成员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与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大家认为,推进“两业融合”正当其时、正逢其势,要学思践悟新思想,深入调查立新言,科学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力争为推进我区“两业”深度融合贡献更多智慧。

  区政协委员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朝阳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戚道铎,今天的调研让我感触很深。先进的高端制造业确实与工业互联网和供应链生态建设密不可分,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相信未来,朝阳区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度整合,制造业必将迈向更加高效、优化和可持续的新范式,而这也正深度契合朝阳区建设数字经济核心区的发展方向。

  区政协委员中国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综合处副处长李鸿飞,“两业融合”一直是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朝阳区作为经济活跃区域,先进制造业基础扎实,商务服务业更是优势突出。“两业融合”从经济层面看,能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社会层面看,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吸引人才集聚。同时,还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朝阳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区政协委员原潘家园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汤彤,此次调研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思考的过程。促进“两业融合”发展是一场制度规则、业态模式、资源要素的系统性变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不仅要在技术进步、市场模式上下功夫,更需要在源头政策制定上,深度解析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卡点,精准对接其需求,为其量身打造适合不同行业的专属方案,助推企业在“两业融合”中实现华丽转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区政协常委北京中创纪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涛,“两业融合”是一道时代命题,多提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也是我们委员的履职方向。建议在深度推进“两业融合”过程中,要强化思想引导和政策引领,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找准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性制造业双向奔赴的方向,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促进“两业”实现高水平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区政协委员北京易事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京湘,当前我区推进“两业融合”正当其时、正逢其时。今天的调研给我最大感受是,安世亚太深耕行业国内工程仿真领域,推行“仿真世界,数智未来”,希望未来在商业场景中,仿真技术能深度融入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方式,让百姓生活更加智能、便捷、舒适、安全。

  区政协委员原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教中心副主任梁宝萍,如何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场景化应用于大健康领域,提升数字化运营服务效率?我觉得此次调研的健康有益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也建议更多现代服务业企业注重改革赋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大应用场景培育力度,打造融合发展示范样板,提升我区“两业融合”发展辨识度。

  区政协委员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创投部总经理何琼,朝阳区作为北京的经济大区,在探索“两业融合”中有着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我们应对标对表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推进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发展蓄势赋能。建议通过强化政策引领与资源支撑、引育高端人才与团队建设、推进共享平台与协同创新、创新组织管理与成果转化、推动多元投入与机制创新等措施,推进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助力“两业融合”发展。

  区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原馆长、教授卢颖,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高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看到先进生产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迸发出的创新活力,从仿真领域智能模式的高效运作,到配套服务的精准协同,诸多新业态、新模式让人眼前一亮。这不仅是产业发展趋势,更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区政协委员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共享运营分公司党委书记柴伟,走访两家企业,智能时代再次震撼了我:大模型、AI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影响深远。数据驱动智慧决策,让企业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行业大模型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还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打破产业边界,催生全新商业模式。数据无处不在,数据无时不刻在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财富,造福人类。

  区政协委员赛特集团副总经理胡文莉,朝阳区作为北京的经济大区,应对标对表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推进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发展蓄势赋能。建议通过强化政策引领与资源支撑、引育高端人才与团队建设、推进共享平台与协同创新、创新组织管理与成果转化、推动多元投入与机制创新等措施,推进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助力区域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建设。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深入调研协商中,委员们的共识更加坚定——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久久为功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委会工作三室)